我要投票
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我要投票
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最新消息
The news
2017-09-17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公布得獎名單 送出總獎金120萬
第一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於9月17日舉行頒獎典禮,現場公布首獎得主並頒出總獎金120萬。聯合報是專業組最大贏家,抱走「平面類」與「融媒體類」兩項首獎;影片類首獎分別由TVBS、三立電視台和大安文山有線電視獲得;首創的「融媒體」獎項,除了聯合報外,另一個首獎則由新興的端傳媒奪下。學生組雖是初生之犢卻新銳輩出,分別由銘傳大學、台灣大學與淡江大學
分別
贏得各類首獎。
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協辦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辦的《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於9月17日假TVBS盛大舉辦。TVBS董事長張孝威在致詞時表示TVBS秉持使命感舉辦永續報導獎,希望鼓勵媒體工作者深入報導生態議題,讓民眾更能覺知環境危殆的嚴重性。協辦單位世新大學吳永乾校長表示,期待這個獎項的建立,能樹立新聞報導的典範,讓新聞報導更具有實用性、對社會有正面助益。而合作夥伴聯合報系項國寧社長也呼籲所有媒體「一起努力,讓台灣能更好」!。
更值得一提的是,建設性新聞的倡議者、也是建設性丹麥公共電視新聞總監烏瑞克‧哈格洛普(Ulrik Haagerup)也錄製談話跨海表達慶賀。他強調,媒體界向來關注「現在」與「過去」,民眾想要找到解決方法,「建設性新聞」由此因應而生。烏瑞克‧哈格洛普很欣慰台灣為建設性新聞設立獎座,也期許建設性新聞在台灣有良好發展。
本屆有不少參賽作品提到蜜蜂消失的議題,而頒獎典禮現場最吸睛的莫過於由雕塑藝術家楊北辰親自設計的蜜蜂獎座。以義工身分幫忙設計獎座的楊北辰表示,蜜蜂授粉像在傳遞永續的種子,就像媒體工作者把正面能量傳播給社會大眾,他很榮幸能有機會為永續報導獎設計獎座。藝術家的創意讓等同藝術品的獎座更顯獨一無二、更具意義感。本屆專業組方面,最大贏家是聯合報,分別以「挑戰1.5°C - 減碳大作戰系列報導」和「中橫走過一甲子192公里的淚與笑」囊括平面類和融媒體類首獎,豐年社也以「牛樟與油茶:尋找後檳榔時期的新綠金」奪得平面類首獎。而同樣「融媒體類」首獎的則是新興網路媒體「端傳媒」以「我們會吃光海洋嗎?從太平洋到西非,兩岸漁業全景調查」奪下。專業組影片類首獎分別由TVBS「"藥"命的水」、三立電視台「全球電子垃圾衝擊效應-借鏡與反思」、和大安文山有線電視「被遺忘的孤島」獲得。
本屆學生類組方面,也繳交出許多讓專業人士驚豔的作品。學生組評審TVBS營運長廖福順表示,學生在議題的發掘能力、報導的態度,都有帶給現役記者震撼,所用的語言也反映出世代差異。評審聯合報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用「意中有人,筆下有神」給同學
採訪的建議。綜合評審心得,學生們善於從生活周遭發掘與切身相關的議題,讓人驚喜,但期許學生多學習做第一手報導,並試著提出解決辦法。學生組平面類首獎由台灣大學「黃金山城的榮耀與困境」和銘傳大學「蜂向觀測站」奪得。在學生組影片類,有不少亮眼的優秀作品,評審為避免遺珠之憾,大手筆給出一個首獎、七個佳作,世新大學以「吉哈拉艾-里山生活術」、「藏於都市叢林裡的綠能生活」、「剩食的新生」以及「流浪找一個家」獲得四項佳作,另外三組佳作則分別為東華大學的「紅珊瑚」、玄奘大學「我要呼吸!宜蘭人的灰色天空」以及銘傳大學的「蜂向觀測站-影片系列報導」。而唯一的影片類首獎作品淡江大學「迷海龜途」,實地拍到海龜受害畫面,敘事手法打動人心,被評審評為上上之作。「融媒體類」獎項,首獎從缺,因為同時兼具建設性新聞的精神、生態文明的議題,又能把多種媒體元素「融」合一體,對學生而言非常挑戰,不過仍有達到兩個作品值得獎勵,分別由長榮大學的「府城.珍GOOD」,世新大學的「
循環家園零廢棄 永續再生新價
」得到佳作。
本屆作品從7月31日公布入圍名單後,同時開放網友投票選出最佳人氣作品,截至9月1日截止,總投票數高達25萬票,投票人數約20500人。網友選出的最佳人氣作品與評審評選的得獎作品重疊性很高,顯示優秀的作品無論基於專業或者觀眾角度皆能獲得認同。特別醒目的是,成立67年的正聲廣播公司製作的《為永續找希望的亮點‧「我們在這里」生態報導》獲得29787票,不僅拿下專業組融媒體類人氣獎,也是本屆82件入圍作品中的人氣王,製作團隊深表興奮,為此全員出動共襄盛舉。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頒獎典禮於下午四點半圓滿結束,全程由TVBS官網、及臉書直播,TVBS 56台並會於9/23(週六)下午1:00-2:00轉播典禮的精華版,得獎作品將公布在官網,詳情請見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網及臉書、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網站。
得獎內容請見:
https://news.tvbs.com.tw/pack/packdetail/205/1
2018-09-25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人氣投票活動 把握最後倒數六天
支持生態文明與永續發展,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年參賽共425件,通過評審嚴格初審,評選出95件入圍作品,將在10月27日公布得奬名單,而最受歡迎的人氣作品是哪一部?為鼓勵參賽者並為報導者加油,舉辦網路「人氣投票」活動,距離9月30日截止日還有六天時間,歡迎大家上網投票,選出心目中最喜歡的作品。
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第二屆頒奬典禮將於10月27日舉行,並公布最後脫穎而出的各類組首奬作品,總奬金超過130萬元,今年頒奬典禮上,有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博士、不久前才公布的唐奬永續發展奬得主,詹姆士・漢森、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三位大師共同勉勵入圍的媒體人及學生,攜手堅持生態永續之道路。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入圍作品人氣投票活動,從開跑至今約一個多月,吸引8萬7,000多人進入投票網站,投票人數約3萬6,000多人,投票數近28萬5,000票,相較去年25萬票,今年人氣投票強強滾,帶動更多對於環境、生態等永續議題討論。
第二屆人氣投票活動即將於30日截止,只要登入「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方網站
https://www.newsaward.org/vote,並在「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粉絲專頁」按讚,並分享此則抽獎貼文,並留言 tag 兩名朋友,完成以上兩項任務即取得抽獎資格。
奬品有HTC U12+手機一名、福容大飯店福隆店一泊二食住宿券四名、麗寶樂園國際賽道賽車券兩張五名,以及麗寶樂園門票2張十名,另外,獲得「最佳人氣奬」的作品,專業組可獲得HTC U12+手機,共四名,學生組可獲得HTC U11手機,也是四名。
2018-05-19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廣邀各路好手!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獎金增加一成 奬項增加二成五
由
TVBS
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協辦的
2018
《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5
月起跑,向新聞從業人員、學生發出英雄帖,邀請各路好手,以建設性新聞學方法,製作生態文明為主題的新聞報導,共同關注人類生活發展、地球生態能夠兩全的永續未來。今年總獎金超過
130
萬元,較去年增加一成,奬項名額增加二成五,
6
月
1
日至
30
日受理徵件。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關懷生態文明,鼓勵大家用建設性新聞方法,產製出有溫度、有解決方案的報導,回饋台灣社會及土地,去年首辦全球永續報導奬,引起廣大迴響,收到來自台灣、大陸、澳門及馬來西亞等地,25家媒體、
16
所大專院校,
232
件作品,參與網路人氣投票的人數突破兩萬人,共有
20
位得奬者。
第一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得奬者作品議題包括蜜蜂消失的生態問題,海洋塑膠的汙染等,大家的報導中,不只提出問題,還有解決方案,例如為了保護海龜拒用塑膠吸管等,這些議題不斷在社會各界發酵,發揮影響力。
為推廣生態文明與建設性新聞的理念,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正積極展開全台大專院校的校園巡迴活動,與學生面對面解說生態文明,例如以日常食衣住行來說,結合汙染、浪費、科技、減量、再利用、循環利用、保育和修復八大項目,可以聚焦許多生態文明的議題,「食物中的汙染」,包括塑化劑、黑心食品;「住的汙染」有輻射屋、海砂屋等;「行的科技」可以提到電動車、綠能等。學生說:「啊,原來生態文明不只是生態和環保!」
第二屆全球華文報導獎於本月起跑,今年的奬金及得奬名額雙雙提高,總奬金為133萬元,與上屆相比,增加
10.8%
;得奬名額為
25
名,也增加
25%
。學生組奬金更是翻倍,專業組則是得獎名額增加六成以上。參賽類分為平面、影片、融媒體類;其中影片類增加長版、短版兩子類,希望讓短片也能從長片中脫穎而出。
融媒體時代來臨,全球永續報導奬平台提供新聞從業人員及學生一個實驗的場域,融媒體類的首奬奬金高達20萬元,也是所有項目中奬金最高的奬項,鼓勵廣播人、平面媒體等,跨出熟悉的領域,嘗試融媒體的敘事手法與數位呈現方式。
融媒體指的是,以單一事件或專題新聞報導為單位;將音頻(廣播)、視頻、影像、文字等不同媒體特點全面整合的新媒體型態作品,活用社群網路元素,以影音、文字、圖片、互動等多元方式呈現新聞議題;參賽作品包含網站(website)、
App
(
Application Software
;應用軟體)、跨媒體內容(
Cross-media Content
)。
《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徵件範圍為2017年
5
月
15
日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期間由參賽者自行完成作品。對生態文明議題有興趣,以及喜歡報導可能解決方案的建設性新聞的新聞從業人員和學生,趕快來報名參賽,詳細辦法請見「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網
https://www.newsaward.org/activity
。
2018-03-20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公告: 第二屆報名日期
好消息來囉~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報名日期是2018/6/1-6/30,請大家儘早準備作品! 活動辦法將在4月初公佈
,相關消息也會陸續發佈在官網與FB,誠摯邀請對社會、對新聞懷有正向熱情的你一同參與,你的優秀作品值得讓更多人看見…「小的影響力,其實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
2017-12-08
第三屆《TVBS永續報導獎》得獎名單公佈
為鼓勵TVBS全體同仁重視「生態文明」、「環境永續」等議題,或是於報導新聞時採用「建設性新聞學」的架構與方法,製作優質且具備解決方案之新聞內容,基金會特設立「TVBS永續報導獎」, 勉勵優秀同仁與其傑出作品,並於2017/12/6舉辦【第三屆TVBS永續報導獎-頒獎典禮
】
得獎名單/作品評語公佈如下:
2018-08-14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揭曉!!!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公布入圍名單 九家媒體首度參賽就入圍
生態文明走入生活 聚焦能源和空汙議題
2018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天公布第二屆入圍作品名單,共計有95件入圍,受到新聞傳播界肯定,今年有不少媒體和學校首度參加就入圍,專業組有中央社、蘋果日報及鏡傳媒等九家;學生組則是政大、靜宜和文化,還有高中生首度參賽且入圍。參賽者關心能源、空汙及快時尚等,反映出最新時事及最迫切的議題。
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公布
2018
第二屆入圍作品,報導奬分專業組、學生組,各有平面、影片(長)、影片(短)、融媒體類,總計有八個類組獎項。
今年報導奬收到台灣、香港、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32家媒體、
23
所學校,一共
425
件參賽作品,總件數較去年增加八成,其中學生組件數增加最多,成長
1.6
倍,專業組也增加
48%
,競爭較去年激烈。
18位傳播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歷經一個多月審查,選出95件入圍作品,包括專業組
53
件、學生組
42
件,入圍比率平均約
24%
,最後脫穎而出的各類組首奬作品,將於
10
月頒奬典禮揭曉,總奬金超過
130
萬元。
關心生態文明議題,今年更有多媒體報名參賽,其中蘋果日報、鏡傳媒、遠見雜誌、今周刊、商業周刊、中央通訊社、華視和地方有線電視慶聯、港都,共九家媒體今年首度參賽,就有優秀作品入圍。
專業組入圍作品,TVBS入圍
13
件最多,其次是三立有四件,慈濟方面也有四件,聯合報系、遠見、上下游、蘋果日報皆各三件等。融媒體類吸引電視台、報紙、廣播人參賽,且今年首度有
VR
作品,
TVBS
和
hTC
虛擬內容中心合作,製作虛擬實境
(VR)
版的格陵蘭氣候變遷現況,以跨領域跨媒介的多重數位敘事,呈現氣候變遷對全球和台灣的衝擊。
學生組入圍作品也令評審驚艷,在評審最後一刻,增額錄取。入圍件數最多的是銘傳八件、其次是輔大七件、世新五件、政大和台大也各有四件,今年首度參加的政大、靜宜和文化,都有不錯表現,另外今年更吸引高中生報名參賽,明道中學高中生以「再生能源的公民參與扭轉階層的可能」獲得入圍,為唯一高中生入圍作品;關心地球永續,連高中生都用實際行動,製作完整作品來參賽。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催生以建設性新聞學方法,製作生態文明為主題的新聞報導,今年參賽作品題材與去年相比,面向更豐富多元,題目吸睛,顯示大家愈來愈瞭解「生態文明」涵義,進而製作走入日常食衣住行的生態文明報導,例如學生組關心時下快時尚議題。
「能源」、「空汙」是今年最夯的兩大議題。面對極端氣候來臨,人類生活產生巨變,最引發所有參賽者高度關注,紛紛報導極端氣候影響下的能源問題,專業組作品有深度剖析缺電潮、瘋種電、深澳電廠、替代能源可行性等,更有新聞團隊前往極地探索;學生組也有台灣太陽光電議題等,皆盼為地球降溫,為能源找出路。
入圍名單請按:
https://www.newsaward.org/20180814.pdf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