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活動辦法
最新消息
歷屆資訊
媒體庫
關於我們
常見問題
登入
註冊
歷屆資訊
Previous information
得獎
入圍
2024第八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3第七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2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1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20第四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2019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2018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2017第一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專業組
學生組
平面類
影片類(短)
融媒體類
影片類(長)
音頻類
首獎
給我生存空間!大潭藻礁的嗚咽
要電,就要破壞生態?大潭藻礁有著豐富生態,中油卻為了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要在這裡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生態保育與工業開發之間的爭議。人們對於電力的依賴不可置否,但生態的重要性也絕對不容忽視。生長在這裡七千多年的大潭藻礁,孕育著不少生物,就連珍稀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近期也悄悄地在這裡大放異彩。即使我們面對能源轉型過渡期間,所需的電力備載容量之挑戰,守護生態仍是首要。
MORE >
優等
有你,不一樣
隨著臺灣社會進入高齡化,老年人口的照護就成了我們必須去面對的課題,而當長輩們越來越需要別人的幫助,獨居長輩或是自己的孩子無法隨時在身邊,那麼照服員就會是這些長輩最好的幫手,但是當我們都在哀怨找不到工作時,其實照服員的職缺問題一直都存在,到底照服員的工作面臨了什麼樣的困境?在這些工作者的背後又蘊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MORE >
優等
布袋戲文化的傳承
歷史悠久的布袋戲,曾經在台灣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這項傳統技藝漸漸地不再受年輕人喜愛。但儘管如此,年事已高的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仍舊默默付出,只為了「能教一個,是一個」。而來自荷蘭的羅斌,將西方歌劇與台灣本土布袋戲結合,同樣為這項逐漸沒落的傳統盡一份心力。雖然台灣的布袋戲文化不再興盛,但仍有群眾對這項傳統保有熱情及喜愛,像是平等國小的巧宛然掌中劇團、師範大學的布袋戲研習社,他們都接下了傳承的使命。不過,若只有少數人的耕耘,真能有效流傳於後世嗎?政府政策是否能有效保留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是否會造成年齡斷層等等,都成為我們該思考的問題。透過這次的專題報導,呈現布袋戲技藝的
MORE >
優等
漁,是我們改變了
成龍村在過去曾經遭受韋恩颱風的侵襲,使得當時成龍村大量的土地被海水淹沒,時至今日,這片土地的水依然沒有褪去,變成了濕地,這件事情讓成龍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透過我們的報導,讓我們深入了解成龍村的改變,從保護做起,從教育做起,從連結做起,開始了村子裡與這片濕地的故事。
MORE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