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衛福部預估30年後台灣失智人口將逾90萬人,對醫療與長照資源構成嚴峻挑戰。《今周刊》調查發現,長照2.0推行多年,部分住宿型機構卻仍如政策荒地,因人力短缺與管理困難,物理約束已成常態,出現日夜縛綁失智長者的情況;醫療現場亦以藥物鎮靜的控制手段為主,導致長輩陷入「處方瀑布」的惡性循環,加速健康惡化。我們走訪雲林同仁仁愛之家,見證「零約束」的可能;在東勢社區,透過居家照護與輪班照服員的支持,長輩成功回歸社區生活。在長照3.0即將出爐之際,本報導揭示台灣長照現狀,並主張「論質計酬」與「私校廢棄校區改建為失智村」,希望翻轉既有照護模式,並將照護思維納入復能,讓長輩尊嚴終老。